留言回應:看先知書吧,哈巴谷,耶利米,以西結什麼的。
得福、受禍且都是應當。希望弟兄早日康健。
學謙 於 2024/05/22 13:24  公開留言
 
 
留言回應:抱歉,之前的安慰有一些簡單了,非常抱歉。
因為自己也有非常糟糕的經歷,我的孩子有染色體的問題,
剛出生的那幾年很多時間都在醫院,現在的情況也並不是很好。
也有很多的人安慰我,但是其實這些人的安慰的力量是很小的。
只有真的在聖經當中, 神的話語裡面得到的安慰,
那種安慰所帶出來的力量是很大的。
先知書尤其是被擄之後的先知書,曾經給我很多的安慰。
我明白, 神使我所經受的其實是我所能承受的。
相信小小羊弟兄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,比我要更加堅固,
也一定可以在 神的話語當中找到不同於這個世界的格外的安慰。天父看顧
學謙  於 2024/05/23 10:41  公開留言
 
 
 
 
答:
首先,懇求上帝眷顧你的苦情,照顧孩子,恩待你們家。
每一個孩子,都是上帝的祝福,不管孩子是否健康。
聖經這樣說,我們就這樣信,
信實的上帝,與祂永不改變的話語,
這是我們在這苦難的世界中,唯一可以安身立命的倚靠。
 
 
再來,感謝學謙的分享。
任何安慰與鼓勵,我都感謝。
不過,由於這裡有許多弟兄姊妹在閱讀,
所以假使可以的話,或許能作更具體的經文分享或講解,
更能幫助我以及眾弟兄姊妹。
 
 
在這裡,我要進一步回應三點:
 
 
一、
「也有很多的人安慰我,但是其實這些人的安慰的力量是很小的。
只有真的在聖經當中, 神的話語裡面得到的安慰,
那種安慰所帶出來的力量是很大的。」
答:
是的,上帝的話語和安慰,
才是我們最終的安慰,也才是真正大能大力的安慰。
這是絕對正確的。
 
 
但是,人的安慰,幫助就很小嗎?
我不這樣認為。
起碼就我而言,弟兄姊妹的安慰、鼓勵、與代禱,
就給我很大的激勵與幫助。
 
 
確實,遇到苦難,不管別人如何安慰,
總有某些部分,是只能自己承擔,別人不管如何都幫不上忙的。
『心中的苦楚,自己知道;心裡的喜樂,外人無干』(箴14:10)
 
 
但是,聖經也明確講別人講出好的有益的話語的力量:
『一句話說得合宜,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』(箴25:11)
各種有益的話、好的安慰、、、各種話語正面力量的經文,
更是多得不勝枚舉。
 
 
很多時候,我一直是自力更生型的。
很多信仰問題,我幾乎都無法透過向人發問來得到解答,
幾乎都是自己讀書、網路資料查詢、各種網路的講道、、、,來獲得幫助。
遇到各種痛苦,我也多半不會對人陳述,
只會自己承擔、自己流淚、自己禱告、自己尋求上帝安慰。
 
 
我在網路上與生活中,也常常是擔任幫助者的角色。
幫助弟兄姊妹解答各式各樣信仰問題、
金錢奉獻、賙濟貧困、工作上幫助別人、、。
 
 
說這些,不是自誇自傲,而是陳述事實。
 
 
然而,這次連串的大苦難,
我不能不成為一個需要別人幫助,也渴望別人幫助的人:
我成為災民,需要各種援助;
我需要別人的安慰與鼓勵;
我需要肢體的關心與代禱;、、、
更重要的是,我必須學習向人提出請求的功課,請別人來幫助我。
 
 
肢體的安慰與代禱,是否有用?
絕對有用!
起碼對我而言,絕對如此!
 
 
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時,祂是自己一個人禱告的。
人性的他,在極大的內心痛苦中,
他一樣渴望其他人能和他一起禱告,陪伴他度過這段時間。
因此,他帶了彼得、雅各、約翰一起去禱告。
只可惜,這三人睡著了,不能陪主耶穌一起。
 
『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,名叫客西馬尼,
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坐在這裡,等我到那邊去禱告。」
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,就憂愁起來,極其難過,
便對他們說:
「我心裡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;你們在這裡等候,和我一同警醒。」
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
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
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
來到門徒那裡,見他們睡著了,就對彼得說:
「怎麼樣?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?」』(太26:36-40)
 
 
假使連貴為上帝獨生子的耶穌基督,
都會有渴望肢體陪伴一起禱告的時候,
我們為何不能呢?
假使這沒有用處,或是用處很小,
主耶穌何必有這渴望呢?
 
 
主耶穌從來沒有犯過罪,不管神性與人性都是。
因此,他所有人性的慾望,都是正情正慾,不是邪情私慾,
也因此,他這些渴望與感覺,都是我們可以效法的。
我們可以哭,因為主耶穌哭過;
我們可以笑,因為主耶穌笑過;
我們可以渴望弟兄姊妹的陪伴與禱告,因為主耶穌這樣做過也渴望過。
身為真正的百分之百的人的主耶穌,親自示範過了。
 
 
當然,客西馬尼的痛苦,主耶穌沒有等到弟兄姊妹的一起禱告。
是天父上帝,以及天父差遣的天使去幫助他的。
但是,這不因此就否定或貶低肢體安慰與代禱的意義與有效性。
 
 
再者,上帝的各種幫助,本來就不限於上帝『親自施行』。
因為上帝大量的幫助,都是『透過人』來施行的。
這也正是聖經強烈強調的『教會』觀念-------教會是基督的身體。
教會,不是單一人的組成,而是眾弟兄姊妹的組成。
主耶穌定意不讓我們當單獨基督徒,而是命令我們必須加入教會,
必須成為肢體的一分子。
也因此,聖經不斷強調肢體之間的愛與幫助。
 
 
講更實際一點,上帝很多時候,
是要我們透過弟兄姊妹來得到幫助的,
這是祂恩典施行的超級重要管道,
包括弟兄姊妹的安慰、鼓勵、與代禱。
弟兄姊妹所做的這些事,
很多時候,就是上帝祂要對我們進行的安慰與鼓勵。
 
 
好比說,經文就是上帝的話,上帝的話是我們最大的安慰與鼓勵。
但是,上帝難道不能『透過別人』的安慰鼓勵,來講出這些經文嗎?
難道一切經文,我們都只能『透過自己』讀經禱告來獲得,
不能透過別人的口來獲得嗎?
我不這樣認為,聖經也不是這樣講的。
 
 
不管是自己讀經來獲得,或是別人分享來獲得,
這都是上帝恩典的施行,並且是正規的方法,不需貶低與輕看。
 
 
我也很感謝弟兄姊妹在我苦難時,所進行的各種安慰、鼓勵與代禱。
謝謝大家。
 
 
 
 
二、先知書、被擄後的先知書
我一直很喜歡先知書,我文章引用的經文,也很多都是先知書的。
特別是以賽亞和耶利米,更是我喜愛的。
這裡面給我很多安慰、鼓勵,也不斷激勵我。
但是,以賽亞和耶利米,是被擄前的先知,不是被擄後的先知。
 
 
所有的先知書,都是上帝的先知,傳講的都是上帝的話。
因此,都是對我們有益的,因為全本聖經都是對我們有益的。
但是,『被擄前』的先知,和『被擄後』的先知,背景與狀況有些不同。
 
 
對今天的受苦者來說,
『被擄前』的先知,
很多是『已經身在大苦難』中,或是『看見大苦難即將來臨』,
並且苦難是一個接一個,
在那種極大的苦難中,講出盼望、安慰與鼓勵的話。
而『被擄後』的先知,
雖然依然有苦難,但和被擄這種等級的苦難相比,算是比較輕微,
並且被擄後的先知因為已經被擄『歸回』了,
等於已經脫離大苦難,看見的是當時的狀況以及未來的展望。
雖然一樣是講盼望、安慰與鼓勵的話,
但和大苦難前或大苦難中的先知相比,對於安慰受苦者而言,
其實是不太一樣的。
 
 
其實,你說的哈巴谷,耶利米,以西結,
這些都不是被擄後的先知書,
而是被擄前與被擄中的先知書。
 
 
一般來說,『被擄後』的先知書通常是指被擄『回歸後』的先知書,
基本上是指哈該書、撒迦利亞書、瑪拉基書這三卷。
大先知耶利米、以西結、但以理發生在被擄時期
(被擄時期很長,有好幾批的被擄),
但這不是一般說的『被擄後』。
 
 
 
 
三、「得福、受禍都是應當」
答:
這句話本身是正確的,
但是問題出在哪裡?
問題出在
1. 時機
2. 陳述方式
 
 
讓我用一個尖銳的悲劇來示範好了:
有位姊妹,不幸被壞人強姦,下體嚴重受傷,而且以後會喪失生育能力。
你去探望時,向姊妹說:
「你被強姦是應當的」。
 
 
我不知道,你覺得如何?
我不知道,大家覺得如何?
 
 
我不是很社會化的人,我也不是很會講話的人,
但是我想,一般社會習慣,應該不太會講出這種話才對。
 
 
是的,一切都是上帝預定。
但是,如何陳述、如何視狀況陳述、是不是合適的陳述時機,
這都是該考慮的。
 
 
聖經教導我們———
即使是正確的話,也必須是在正確的時機講。
 
 
『話合其時,何等美好』(箴15:23)
話,是必須要合乎正確的時機講,
這樣才是美好的。
 
 
『清晨起來,大聲給朋友祝福的,就算是咒詛他』(箴27:14)
為人祝福,不是好事嗎?
有誰不喜歡被祝福呢?
問題是出在『時機』。
在錯誤的時機,即使講的話是正確的,也會變成壞事。
 
 
即使是講預定,不要講「你受禍是應當」,
而是講詩歌『我知誰掌管明天』這段歌詞:
「許多事明天將臨到,許多事難以明瞭,
但我知主掌管明天,祂必要領我向前」,
對被強姦受傷的姊妹或受苦的人講這話,就好很多了,不是嗎?
 
 
假使都不會講,單單一句:
「求主恩待與憐憫,求上帝眷顧你的苦情,求上帝幫助你、安慰你的心」,
我想,單單這樣簡單的祈求都好過那種「你受禍是應當的」這種話。
 
 
當然,學謙第二次的留言解釋,狀況就好很多。
否則,單單第一次的那種留言,我覺得,不是很理想。
 
 
小小分享,提供參考
 

 

小小羊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小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