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韋伯弟兄和思佳姊妹的分享以下是韋伯弟兄的分享


音樂就像是文學一樣,很直接地反應出作者內在的各樣情感與情緒。
藉著音樂的形式重新再現。這就是藝術,乃是創作者內心世界的反射與再現。
就算是擷取聖經經文,同樣是選自「詩篇103篇」,用不同的作曲風格來呈現,整首歌的味道就完全不一樣。
所以同樣的一首詩篇,同樣都是讚美耶和華,因著人的不同際遇,所反映出來的情感就完全不同。
不僅表現在節選的經文上,也表現在音樂的創作上。
可以比較一下兩首同樣是選自「詩篇103篇」的詩歌:


國語版的「我的心你要稱頌耶和華」
台語版的「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」


我們就可以發現兩首詩歌的選詞與音樂表現,是不一樣的味道。


=============
國語版的「我的心你要稱頌耶和華」,這首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版本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Sj2sXdC1-c&feature=related
歌詞:
我的心,你要稱頌耶和華,不可忘記他的恩惠。他赦免你一切過犯罪孽,醫治你疾病復原。
我的心,你要稱頌耶和華,不可忘記他的恩惠。他以仁愛慈悲為你冠冕,為受屈的人伸冤。
天離地有何等的高,他的慈愛也何等的深。
東離西有多麼的遠,他使我的過犯也離我多遠。
耶和華有憐憫的愛,且有豐盛無盡的恩典,從亙古直到永遠,耶和華他是我的神。


=============
台語版的「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」,這首是蕭泰然作曲。屬於合唱的版本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xQ8eIL-PYM&feature=related
歌詞:
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,凡著在我內面的,也著讚美祂的聖名。
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,不可不記得,祂一切的恩惠。
祂赦免你攏總的罪,醫好你攏總的病。他救贖你的生命脫離死無,用仁愛和慈悲做你的冕旒,用好物祝你的心願。
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,無快快生氣擱有豐盛的慈愛。
老父怎樣憐憫祂的子兒,耶和華憐憫敬畏祂的人也是如此。
因為祂知咱的體質,思念咱是土粉。總是耶和華的慈愛,歸於敬畏祂的人,從永遠到永遠,祂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。
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,阿們。
==============


國語版的詩篇103篇,音樂比較輕快。
在前段「我的心,你要稱頌耶和華」等句,是一種在平靜之中,回頭數算上帝恩典的感覺。
一直到了「天離地有何等的高」開始,音樂與情緒逐漸加強、加快,彷彿就是在數算上帝恩典之後的回應。
從一路走來的境遇中,回頭看見了上帝的恩典有多麼大,因此情緒激動,無法平熄地由衷宣洩出對上帝恩典的感謝之情!
這首歌的歌詞與音樂,都不斷地在提醒自己要隨時數算上帝的恩典,就會發現上帝的慈愛是多麼地豐富無盡!


台語版的詩篇103篇,則是呈現出不一樣的感受。
從一開始的前奏,就彷彿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般,敲擊出一種很深沈的生命衝擊。
然後在這樣的背景中,合唱者緩緩唱出「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」。
就像是在黑暗痛苦之中,從心裡油然生起的一絲細微之聲,告訴自己:
「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,凡著在我內面的,也著讚美祂的聖名。」
在數算恩典之時,看見上帝赦免了自己的罪過、醫治了所有的病痛、甚至救贖我的生命。
情緒不斷地高漲,最後只剩女高音單獨地高唱「用仁愛和慈悲做你的冕旒」,如同信仰宣告一般,看見上帝在自己的生命中,乃是用仁愛與慈悲來做為冠冕戴在自己頭上。這是最大的恩典,並且隨之賜給我一切美物,心境頓時豁然開朗。
就在豁然開朗之後,音樂也隨之轉進溫暖的曲調,快樂由衷地稱頌耶和華「憐憫有恩典,無快快生氣擱有豐盛的慈愛」。
不僅僅有慈愛,上帝更是知道人不過只是塵土,卻願意賜福,一切都是因著上帝的慈愛。正如同父親愛著孩子。
這慈愛不僅僅給我,也會繼續賜與子子孫孫。
最後懷著激動感謝之情,再次陳說「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」。
這首歌的詞曲、情感的轉折變化非常豐富,非常動人!


相同的歌詞,當作曲者的心境與經歷不同時,
作品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深度也完全不一樣。
就像同樣一句「他以仁愛慈悲為你冠冕」,
在國語版中,是平行對稱地屬於各樣恩典的其中之一;
而在台語版中,最是不斷數算恩典之中,感激之情的最高潮。
音樂真的是非常能夠忠實反映一個人情感與激動的藝術!
所以作詞者、作曲者認識上帝到什麼樣的程度,就會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來。
我們選詩歌來敬拜上帝時,重要的是將我們心中對上帝的感動,藉著詩歌傾心吐意,也藉此來學習認識上帝,因此要特別小心謹慎來選擇詩歌。




以下是思佳姊妹的分享


韋伯弟兄寫得非常好,顯見他感受音樂的細膩及用心〜詩歌的確會非常忠實的反映出作者對上帝認識的程度。
不過作曲部分屬專業知識,專知不足也會反映出詩歌的平庸,不單只是反映作者對上帝認識的程度。
所以我一向不贊成作曲知識不足卻又喜歡量產詩歌的現象,
領會或牧者若毫無篩選能力,教會音樂就會不斷沉淪。


關於這兩個作品,我做一些補充說明:


讚美之泉早期的那首『我的心你要稱頌耶和華』,歌詞根據經文,音樂朗朗上口,蠻適合一般會眾唱,比起現在一堆歌詞遠離聖經管理的『詩歌』好太多了,旋律也蠻優美的。
如果要挑剔的話,不含編曲我只有兩個小小意見:
一個是『天離地有何等的高』,音樂上呈現的卻是『地離天』,距離也不算太高;
另一個是『祂使我的過犯也離我多遠』,這『多遠』其實只用了鄰音。
即便是通俗歌曲,這兩部分還是有辦法改進的,
不過它已經算是一首適合會眾唱的好歌了。


而蕭老師寫的這首,是適合有練習過的詩班詮釋的。
我們可以留意到這曲子中有許多描述『神』與『人』在音高上的對比〜
『神』總是在高點,而『人』在低處,例如:
『凡在我裡面的,也著讚美祂的聖名』
『(人)不可不記得祂一切的恩惠〜祂赦免你攏總的罪…』
『因為祂知咱的體質,思念咱是土粉』
『總是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祂的人』
『祂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』


『(祂)用仁愛和慈悲做你的冕旒,用好物祝你的心願』
〜此句除了用高低音區分神與人之外,還用了會讓人特別注意的Solo與合唱的對比,突顯神的至高慈愛與人的渺小俗願。


首句的『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』與末句的『我的心神啊!你著讚美耶和華』,也是個對比。
首句一開始提醒自己該讚美耶和華時,像是按規章行事的讚美,
但到了末句,經過一大串的數算恩典之後,就蛻變成由衷敬畏至高之神的讚美了(可以挑出來特別比對一下首尾兩句的同詞、不同音的音形)。


『祂赦免你攏總的罪…用仁愛和慈悲做你的冕旒』後轉成大調,展現出公義之神另一個面向〜恩典與憐憫,
『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,無快快生氣擱有豐盛的慈愛』更是整句開朗起來強烈對比出被赦免到得豐盛的轉折。


藝術呈現的形式能夠加成我們對上帝話語奇妙的體會,
不只是『音樂形式』,詩歌投影背景的『視覺形式』也一樣:
一張容易讓人聯想到情趣用品店招牌的符號色調,拿來當歌詞『萬軍之耶和華』的投影背景,就是一種形式折損內涵。
世人不只藉著我們所傳的話語認識神,也透過傳話的各種形式認識屬神的文化。
如果我們用得低俗,世人就會將我們的神定位成低俗。
『各類藝術只有個人喜好沒有好壞之分』的錯誤觀念,該趕緊在教會中歸正了!
教會敬拜無論音樂、佈景、場地、投影…各種視覺、流程,都不該形式折損內涵、甚至形式謀殺內涵,有時不到極爛卻不佳的實在也該求進步。
不久前我去一間知名福音書房找譜,店中不斷播放江湖走唱風的所謂「福音」詩歌,我正感到思緒頻頻被干擾時,突然聽到一旁有位小朋友跟她媽媽說『這樣我讀書沒辦法思考耶』…,一句話就點破了今日基督教文化了〜不愛思考!


附:我作了三張形式折損內涵的投影圖,可以點開附件參考。
主在聖殿中
http://i4.minus.com/jmoesBk0VConL.png

天父的雙手
http://i3.minus.com/jBuLI8sRqz9Z3.png

萬軍之耶和華
http://i2.minus.com/iRT3GHCWs7XRe.png




另,藉此順便一提會眾敬拜詩歌的選擇問題。
以兩首例子來說,蕭泰然老師那首大家很明顯都可以聽出是較屬於詩班獻詩用的詩歌,不太會拿來作會眾唱詩用,國語那首就比較可能,
因為會眾詩歌無論節奏的穩定性、和音域都有一個限定範疇。
但常見今日許多領會似乎比較不會注意到會眾唱詩的節奏範疇,若選到過於動感流行、節奏變化太複雜的詩歌,會眾常會跟不上,
最後本該“眾口”同聲“合一”的敬拜,變成台上擴音放大表現個人的『敬拜讚美秀』,這是很多敬拜讚美模式的教會常見的不良現象。
其實領唱者的作用是盡量用指揮帶領大家拍子整齊合一即可,不需要拿麥克風放大自己的獨唱!
似乎很多教會被常見的『電視讚美秀』和『福音新歌發表會』錯誤引導了〜那不是教會中該有的台上台下全會眾〜 聲音合一成一完整祭物的敬拜!
管風琴的音色特質就是能把眾人聲音包成一個完整合聲,可惜很多教會即使還有算不錯的電子合成管風琴音色也不愛用。
這當然也跟牧者本身認知,和想帶領的方向有關了。




韋伯,思佳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小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