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許多弟兄姊妹問到『活出美好』一書,蒙恩罪人弟兄針對此書偏差之處,做出精闢的提醒。
在此特別感謝蒙恩罪人弟兄的辛勞。
暫時全文尚未完成,我會將蒙恩罪人弟兄新發表的部分,陸續加進來。
~~~~~~~~
本來很想模倣范大陵長老對『標竿人生』採逐頁評論的方式,對『活出美好』這本書來進行一次全面地毯式體檢,但是後來發現小弟不能用這種方法。最主要的原因是『活出美好』這本書幾乎到處都有問題,作者在引用聖經經文部分,幾乎都在曲解聖經;若真的逐頁整理所有問題及加以說明,可能又可出一本更厚的書了。所以,請恕小弟在此不逐頁逐字體檢,只針對大段落做說明。
一、簡介
作者約爾歐斯汀(Joel Osteen)在此書簡介就說了,要照著本書所建議的七個方法現在立即採取行動,就可以「將你的潛力全然發展出來」,「開始活出最美好生活的時刻」。但是,如何定義「美好的生活」?作者雖未明講,卻間接表達了什麼是「快樂的生活」,包括了「我生命中的事物會變好」、「我會有足夠的工作經歷能和家人分享」、「我會賺更多錢,就無須擔心需要支付的帳單」、「我的身體狀況會比較好」、「我會和上帝有較好的關係,能更享受衪的美善」。所以,作者的方法論,是照著他的七個建議,就可以將自己的潛力激發出來,然後開始活出作者所定義之「快樂」或「美好」的生活。那七個建議的內容,也是整本書的七個部分,包括了:
.擴大你的視界
.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;
.發現話語及思想所蘊藏的能力;
.讓過去成為過去;
.在困境中找到力量;
.為了施予而活;
.選擇快樂。
評論:
先從作者的方法論來看,就有成功神學混合新紀元運動的影子。看了作者的七個建議,令人擔心那「影子」將會變成「實體」;接著下去看各部內容,就會發現所擔心的,果然成真了!
二、第一部【擴大你的視界】
(第一章)擴大你的視界、(第二章)提高你的期待層次:
做法上,要存心裏有一個理想生活的「景象」,而這個「景象」必須深入潛意識、行為、及一舉一動。另外,心中期待不要太低,既然要作夢,就個大夢!
(第三章)了解上帝之充足預備的上帝:
害怕白日夢太大嗎?錯了,上帝的豐盛更大,「上帝只會被我們缺乏信心限制住」。
(第四章)破除過去的限制:
因為「爭戰是在你的頭腦裏」,所以不要想不可能,要將心安定在「正面態度的信念中」。
(第五章)宣告上帝的恩惠:
夢也做了,「景象」也拼命看到骨頭裏去了,消極態度也抹去了,每天拼命告訴自己好夢將會成真(正面態度嘛),上帝的無窮豐盛也信了,如何使好夢真的實現呢?「你必須每天起床就宣告你已得著上帝的恩惠」、「只要做你該做的(宣告),上帝就會做衪要做的」。
(第六章)感恩的心:
為什麼要感恩?「當你愈是存心感恩,你將經歷上帝更多的恩惠」。
評論:
利用「幻視成真」術混合「積極思想」,做「豐盛、成功」的大夢,再用屬肉體的不合真理的信心來綑綁上帝的主權,強迫上帝實現自己的成功大夢;最後還不忘用動機不善的感恩,希望換取上帝更多的恩惠。
三、第二部【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】
(第七章)你認為你是誰:
作者認為「自我形象、自我尊嚴、自我觀感或自我價值」是可以「互相替代」。在此前題下,因為「明白自己是按著上帝的形像所造」、「上帝以極大的尊榮為他們的冠冕」、「上帝視你為剛強壯膽、尊榮大能的女兒,而且得勝有餘」,所以你要有「健康、正面的自我形象」,而且「不要與這些負面及缺乏自我尊嚴的人深交、或採取與他們一樣的態度」。
(第八章)明白自己的價值:
因為你是上帝的兒女,所以是無價的,而「上帝專注在我們做對的事情上」;所以,「你要欣然接受現在的自己,接納自己的一切,包括所做過的錯事」。
(第九章)成為你所相信的:
作者認為「我們只能得到,我們相信會得到的」;所以「要期待好事」、「放膽相信好事」、「停止用狹隘的思想來限制上帝」。即使生命跌落谷底,也應該持下面的態度:「上帝,我知道你會翻轉一切,並使我得益處。上帝,我相信你會讓我比以前更強壯而得以脫困」。
(第十章)建立富足的心態:
作者認為「上帝要你出色」、「不要你庸庸碌碌」,所以「上帝已經以各種屬靈的福分來使我們得福」。所以你的義務是「相信並看自己是蒙福的」、「並表現得如同你已經蒙福」;如果你視自己得勝有餘、表現出得勝有餘的樣子、照著這種樣式講話,「你將會過著興盛與得勝的生活」。作者說,「惟有我們建立富足興盛的心態,上帝才會喜悅」。
(第十一章)樂於作自己:
簡單講,就是欣賞自己。
評論:
先曲解「上帝的形像樣式造人」經節,目的是要高舉「己」,結果變成「捨已」不見了;完全的「己」被接納,「罪」卻沒人提了。再混合「積極思想」錯誤教訓,最終目標就是要富足興盛,結果十字架悄悄地被丟掉了。
四、第三部【發現話語及思想所蘊藏的能力】
(第十二章)選擇正確的思想、(第十三章)重新設定你心靈的電腦:
作者說「當你有正面、卓越的思想時,就被驅策著往祟高邁造」,負面思想被比喻成電腦病毒。
(第十四章)你話語中的能力:
不能說消極的話,免得成為「自食其果的預言」;「每天早晨起床後,對著鏡子說:『我是尊貴的……..,凡我手做的盡都成功興盛。……….』」。
(第十五章)說出改變生命的話語、(第十六章)說出祝福的話語:
「光是避免負面話語還不夠………..你必須發動攻勢」、「我在以正面的信息(經文)開始我的一天」、「如果你想要富裕及健康………..你必須大膽對自己與家人宣告信心與得勝的話語」
評論:
這是「積極思想」的一種變型,就是「積極話語」;這是妄想以人的「積極思想」或是「積極話語」可以主宰上帝的主權,然後利用這種手段來遂行成功豐盛。結果表現出來的,是以不合聖經真理、被錯誤高舉的「己」出發,來挑聖經裏有利「自己」的經文,用不合聖經真理的錯誤信心做出不合聖經真理的錯誤宣告,意圖綑綁上帝照著「己」的意志而行,以達成「己」豐盛成功的目的。
五、第四部【讓過去成為過去】
(第十七章)放開情緒的創傷:
作者認為「如果你想要活出得勝的生活,就不能用過去的情緒創傷,作為你今日錯誤決定的藉口」,
所以要活出當下最好生活,就是「讓過去成為過去」。
但是,要如何才能做到「讓過去成為過去」呢?
作者建議要「放開過去的創傷與痛苦吧,饒恕得罪過你的人,也饒恕自己曾經做下錯誤的決定」,
甚至「你也許需要饒恕上帝」!
同時,作者認為因為「強烈的負面的情緒感受,會嚴重阻礙你的進步」,
所以要「拒絕挖掘出負面的情感歷程」,
要專注於上帝在你生命中賜下的「美好事物」。
作者使用約翰福音五章畢士大池畔的瘸子的例子,
認為那瘸子得醫治的關鍵,是瘸子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:
「在生命中起身並向前走」、「不再躺在褥子上自怨自艾」!
作者甚至使用大衛行淫亂而兒子夭折的例子(撒下12章),
認為大衛得知兒子夭折消息後,反而洗澡吃飯的這種反應,
也是「讓過去成為過去」、「繼續過他的人生」!
(第十八章)不要讓苦毒生根:
這一章仍是談「饒恕」。
作者認為,若對人、事之惱怒生氣埋在心裏或潛意識中,
是讓苦毒在心裏生根,將會「影響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部分」。
所以,「為了你心理和靈裏的健康」,「你必須要讓事情過去」。
如何能「讓事情過去」呢?
你必須要「寬恕」,就可為自己帶來好處。
有什麼好處?
「寬恕」可以「放我自己自由」,而「不寬恕」會「堵住上帝的恩典」。
作者接著舉他自己母親及另一個牧師之案例,
說明寬恕之行動帶來當事人身體疾病上的醫治。
(第十九章)讓上帝將公義帶入你生命:
作者建議如果遇到不公平、不公義的事,
不用一直設法去報復、去把人們欺侮你的賬討回來;
而要「讓上帝來為你爭戰,讓上帝來決斷你的苦情」,
因為「祂會轉惡為善,將『公義』帶入你的生命之中」。
但是,何謂「轉惡為善」、「公義」?
作者在本章開宗明義地說:
「上帝已應許:如果我們信靠衪,衪會以『加倍的好處』代替我們所經歷遇的不公平之事」。
作者舉出了一個案例,
一個機械工忍受公司裏不公平對待,最後不花一毛錢擁有了這家公司,
認為這就是「上帝將『公義』帶入人生命的好例子」!
作者更用他父親的例子,說明什麼是上帝的「公義」及「轉惡為善」:
作者父親約翰歐斯汀牧師於1958年,
因為在教會內推行靈恩及成功神學,最後待不下去而離開;
當時作者父親的心態是:
「上帝,我知道你會彌補我,...你都將使我興盛,你會將『公義』帶入我的生命」,
後來作者父親於1959年開始「湖木教會」。
作者認為四十五年後湖木教會仍持續增長,
而且「這陣風(靈恩派及成功神學)正在席捲全世界」,
是證明約翰歐斯汀的路線是正確,
以及說明上帝的「公義」、「轉惡為善」、「上帝保留良好的紀錄」!
(第二十章)勝過失望:
作者認為生命中的失望與沮喪,
會成為攔阻往「上帝為你預備的美好未來」邁進之關鍵。
作者建議「當你做錯某件事時,不要一再懊惱悔恨,然後自責不已」、
「認錯就尋求寬恕,然後繼續往前行」、
「要快快地放下過犯、失敗、創傷、痛苦和罪」;
要「讓過去的成為過去,然後繼續往前走」。
作者再以同為牧師的父親的離婚為例,
作者父親做了一個決定,就是「不再讓過去危害到他的未來」。
作者認為上帝雖不是對我們的過犯默許或視而不見,
但「衪也不會自動地來譴責我們,定我們的罪」!
所以,如果不想被過去所捆綁,
就必須「學著原諒自己,欣然接受上帝的憐憫」;
「不能過於苛待自己」,
「否則無法領受上帝所要賜下的恩典」。
作者接著以撒母耳為掃羅悲傷為例(撒上15:35),
居然曲解成撒母耳因為「投注了所有的心力、....竭盡所能地希望能有好結果....」,
結果「事情沒有順利發展」,所以撒母耳才感受「失望、傷心」;
接著竟然將上帝膏大衛的行動(撒上16:1),
曲解成「上帝是在說:
『撒母耳,如果你停止悲傷然後起身向前,我會給你一個新的、更好的開始。』」!
作者再把使徒保羅的名言:
「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」(腓3:13-14),更可惡的曲解成為:
「我(保羅)不再耽溺於昨日的憂傷或過去的失敗中,我不再去想當時應該怎麼做或者如果我做了什麼。我將過去拋諸腦後,迎向上帝所為我預備的未來。」
評論:
這仍是「積極思想」的一種變型,就是消滅「負面經驗」。
為了消滅過去的「負面經驗」,就請你能不去回憶就不回憶,能忘就忘;
實在不能忘,就「饒恕」得罪自己的人;
要是想「饒恕」卻連對象都找不到,必要時可以抓上帝來「饒恕」一番。
為什麼要「饒恕」?
因為不饒恕就不能消滅「負面經驗」。
為什麼非要消滅「負面經驗」不可?
因為負面的情緒感受,
會「影響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部分」,會「嚴重阻礙你的進步」。
什麼進步?
就是本書從前面第一部到第三部,所追求的那種「進步」,
也就是作者所謂的「豐盛成功」。
作者這種的「饒恕」不論在動機上、實行之動能上,
都與聖經真理大大違背!
照著聖經真理,
我們能饒恕,因為上帝先饒恕了我們;
我們能愛;因為上帝先愛了我們,又將衪的愛滿滿澆灌在我們心中;
不論愛人饒恕人的結果是否有獎賞,
我們卻很確定「得獎賞」不是我們去愛人饒恕人的動機;
我們愛人饒恕人,唯一的動機是歸榮耀給上帝、討上帝的喜悅,
也是順服上帝的命令,因為上帝先饒恕了我們(弗4:32、西3:13);
單靠自己,我們原是不能愛也不能恕,
但是靠著上帝加給我們的信心(路17:3-6),我們「凡事都能做」(腓4:13)。
作者這種的「饒恕」,
在動機上全然了是為了「己」的私利,而不是為了愛神或愛人;
在實行之動能上是全然依靠「己」的能力,卻不是依靠神的靈 (亞4:6)。
如果現在就在受苦、
處於現在進行式的「負面經驗」、「不公不義」,要怎麼辦呢?
請你先暫時忍耐、忘記負面看正面,因為可以賺到「加倍的好處」喔!
因為上帝是公義的嘛,「上帝保留良好的紀錄」喔!
這種將「上帝的公義」解釋為「加倍的好處」,
是在嚴重地侮辱上帝。
這種忍耐的動機,不是源自於相信上帝才是唯一公義的審判者,
而是為了自私、換取個人的好處。
如果那個「負面經驗」是源自於自己,那怎麼辦?
因為上帝「也不會自動地來譴責我們、定我們的罪」,
所以「認錯就尋求寬恕」後,
要趕快「原諒自己」、「不能過於苛待自己」,
而且「欣然接受上帝的憐憫」,免得「無法領受上帝所要賜下的恩典」。
作者故意抹剎了上帝恨惡罪惡的聖潔公義本性之後,
悔改認罪的目的,只是為了快快從失敗軟弱脫身,
以便自私地繼續領受恩典。
最後的結果是,
罪被淡化了,
對罪「憂傷痛悔的心」消失了(詩51:17),
真正公義慈愛的上帝被拋棄,
換上的是有求必應的阿拉丁燈神,
就是為了要豐盛成功!
待續中、、、、、、
蒙恩罪人
在此特別感謝蒙恩罪人弟兄的辛勞。
暫時全文尚未完成,我會將蒙恩罪人弟兄新發表的部分,陸續加進來。
~~~~~~~~
本來很想模倣范大陵長老對『標竿人生』採逐頁評論的方式,對『活出美好』這本書來進行一次全面地毯式體檢,但是後來發現小弟不能用這種方法。最主要的原因是『活出美好』這本書幾乎到處都有問題,作者在引用聖經經文部分,幾乎都在曲解聖經;若真的逐頁整理所有問題及加以說明,可能又可出一本更厚的書了。所以,請恕小弟在此不逐頁逐字體檢,只針對大段落做說明。
一、簡介
作者約爾歐斯汀(Joel Osteen)在此書簡介就說了,要照著本書所建議的七個方法現在立即採取行動,就可以「將你的潛力全然發展出來」,「開始活出最美好生活的時刻」。但是,如何定義「美好的生活」?作者雖未明講,卻間接表達了什麼是「快樂的生活」,包括了「我生命中的事物會變好」、「我會有足夠的工作經歷能和家人分享」、「我會賺更多錢,就無須擔心需要支付的帳單」、「我的身體狀況會比較好」、「我會和上帝有較好的關係,能更享受衪的美善」。所以,作者的方法論,是照著他的七個建議,就可以將自己的潛力激發出來,然後開始活出作者所定義之「快樂」或「美好」的生活。那七個建議的內容,也是整本書的七個部分,包括了:
.擴大你的視界
.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;
.發現話語及思想所蘊藏的能力;
.讓過去成為過去;
.在困境中找到力量;
.為了施予而活;
.選擇快樂。
評論:
先從作者的方法論來看,就有成功神學混合新紀元運動的影子。看了作者的七個建議,令人擔心那「影子」將會變成「實體」;接著下去看各部內容,就會發現所擔心的,果然成真了!
二、第一部【擴大你的視界】
(第一章)擴大你的視界、(第二章)提高你的期待層次:
做法上,要存心裏有一個理想生活的「景象」,而這個「景象」必須深入潛意識、行為、及一舉一動。另外,心中期待不要太低,既然要作夢,就個大夢!
(第三章)了解上帝之充足預備的上帝:
害怕白日夢太大嗎?錯了,上帝的豐盛更大,「上帝只會被我們缺乏信心限制住」。
(第四章)破除過去的限制:
因為「爭戰是在你的頭腦裏」,所以不要想不可能,要將心安定在「正面態度的信念中」。
(第五章)宣告上帝的恩惠:
夢也做了,「景象」也拼命看到骨頭裏去了,消極態度也抹去了,每天拼命告訴自己好夢將會成真(正面態度嘛),上帝的無窮豐盛也信了,如何使好夢真的實現呢?「你必須每天起床就宣告你已得著上帝的恩惠」、「只要做你該做的(宣告),上帝就會做衪要做的」。
(第六章)感恩的心:
為什麼要感恩?「當你愈是存心感恩,你將經歷上帝更多的恩惠」。
評論:
利用「幻視成真」術混合「積極思想」,做「豐盛、成功」的大夢,再用屬肉體的不合真理的信心來綑綁上帝的主權,強迫上帝實現自己的成功大夢;最後還不忘用動機不善的感恩,希望換取上帝更多的恩惠。
三、第二部【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】
(第七章)你認為你是誰:
作者認為「自我形象、自我尊嚴、自我觀感或自我價值」是可以「互相替代」。在此前題下,因為「明白自己是按著上帝的形像所造」、「上帝以極大的尊榮為他們的冠冕」、「上帝視你為剛強壯膽、尊榮大能的女兒,而且得勝有餘」,所以你要有「健康、正面的自我形象」,而且「不要與這些負面及缺乏自我尊嚴的人深交、或採取與他們一樣的態度」。
(第八章)明白自己的價值:
因為你是上帝的兒女,所以是無價的,而「上帝專注在我們做對的事情上」;所以,「你要欣然接受現在的自己,接納自己的一切,包括所做過的錯事」。
(第九章)成為你所相信的:
作者認為「我們只能得到,我們相信會得到的」;所以「要期待好事」、「放膽相信好事」、「停止用狹隘的思想來限制上帝」。即使生命跌落谷底,也應該持下面的態度:「上帝,我知道你會翻轉一切,並使我得益處。上帝,我相信你會讓我比以前更強壯而得以脫困」。
(第十章)建立富足的心態:
作者認為「上帝要你出色」、「不要你庸庸碌碌」,所以「上帝已經以各種屬靈的福分來使我們得福」。所以你的義務是「相信並看自己是蒙福的」、「並表現得如同你已經蒙福」;如果你視自己得勝有餘、表現出得勝有餘的樣子、照著這種樣式講話,「你將會過著興盛與得勝的生活」。作者說,「惟有我們建立富足興盛的心態,上帝才會喜悅」。
(第十一章)樂於作自己:
簡單講,就是欣賞自己。
評論:
先曲解「上帝的形像樣式造人」經節,目的是要高舉「己」,結果變成「捨已」不見了;完全的「己」被接納,「罪」卻沒人提了。再混合「積極思想」錯誤教訓,最終目標就是要富足興盛,結果十字架悄悄地被丟掉了。
四、第三部【發現話語及思想所蘊藏的能力】
(第十二章)選擇正確的思想、(第十三章)重新設定你心靈的電腦:
作者說「當你有正面、卓越的思想時,就被驅策著往祟高邁造」,負面思想被比喻成電腦病毒。
(第十四章)你話語中的能力:
不能說消極的話,免得成為「自食其果的預言」;「每天早晨起床後,對著鏡子說:『我是尊貴的……..,凡我手做的盡都成功興盛。……….』」。
(第十五章)說出改變生命的話語、(第十六章)說出祝福的話語:
「光是避免負面話語還不夠………..你必須發動攻勢」、「我在以正面的信息(經文)開始我的一天」、「如果你想要富裕及健康………..你必須大膽對自己與家人宣告信心與得勝的話語」
評論:
這是「積極思想」的一種變型,就是「積極話語」;這是妄想以人的「積極思想」或是「積極話語」可以主宰上帝的主權,然後利用這種手段來遂行成功豐盛。結果表現出來的,是以不合聖經真理、被錯誤高舉的「己」出發,來挑聖經裏有利「自己」的經文,用不合聖經真理的錯誤信心做出不合聖經真理的錯誤宣告,意圖綑綁上帝照著「己」的意志而行,以達成「己」豐盛成功的目的。
五、第四部【讓過去成為過去】
(第十七章)放開情緒的創傷:
作者認為「如果你想要活出得勝的生活,就不能用過去的情緒創傷,作為你今日錯誤決定的藉口」,
所以要活出當下最好生活,就是「讓過去成為過去」。
但是,要如何才能做到「讓過去成為過去」呢?
作者建議要「放開過去的創傷與痛苦吧,饒恕得罪過你的人,也饒恕自己曾經做下錯誤的決定」,
甚至「你也許需要饒恕上帝」!
同時,作者認為因為「強烈的負面的情緒感受,會嚴重阻礙你的進步」,
所以要「拒絕挖掘出負面的情感歷程」,
要專注於上帝在你生命中賜下的「美好事物」。
作者使用約翰福音五章畢士大池畔的瘸子的例子,
認為那瘸子得醫治的關鍵,是瘸子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:
「在生命中起身並向前走」、「不再躺在褥子上自怨自艾」!
作者甚至使用大衛行淫亂而兒子夭折的例子(撒下12章),
認為大衛得知兒子夭折消息後,反而洗澡吃飯的這種反應,
也是「讓過去成為過去」、「繼續過他的人生」!
(第十八章)不要讓苦毒生根:
這一章仍是談「饒恕」。
作者認為,若對人、事之惱怒生氣埋在心裏或潛意識中,
是讓苦毒在心裏生根,將會「影響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部分」。
所以,「為了你心理和靈裏的健康」,「你必須要讓事情過去」。
如何能「讓事情過去」呢?
你必須要「寬恕」,就可為自己帶來好處。
有什麼好處?
「寬恕」可以「放我自己自由」,而「不寬恕」會「堵住上帝的恩典」。
作者接著舉他自己母親及另一個牧師之案例,
說明寬恕之行動帶來當事人身體疾病上的醫治。
(第十九章)讓上帝將公義帶入你生命:
作者建議如果遇到不公平、不公義的事,
不用一直設法去報復、去把人們欺侮你的賬討回來;
而要「讓上帝來為你爭戰,讓上帝來決斷你的苦情」,
因為「祂會轉惡為善,將『公義』帶入你的生命之中」。
但是,何謂「轉惡為善」、「公義」?
作者在本章開宗明義地說:
「上帝已應許:如果我們信靠衪,衪會以『加倍的好處』代替我們所經歷遇的不公平之事」。
作者舉出了一個案例,
一個機械工忍受公司裏不公平對待,最後不花一毛錢擁有了這家公司,
認為這就是「上帝將『公義』帶入人生命的好例子」!
作者更用他父親的例子,說明什麼是上帝的「公義」及「轉惡為善」:
作者父親約翰歐斯汀牧師於1958年,
因為在教會內推行靈恩及成功神學,最後待不下去而離開;
當時作者父親的心態是:
「上帝,我知道你會彌補我,...你都將使我興盛,你會將『公義』帶入我的生命」,
後來作者父親於1959年開始「湖木教會」。
作者認為四十五年後湖木教會仍持續增長,
而且「這陣風(靈恩派及成功神學)正在席捲全世界」,
是證明約翰歐斯汀的路線是正確,
以及說明上帝的「公義」、「轉惡為善」、「上帝保留良好的紀錄」!
(第二十章)勝過失望:
作者認為生命中的失望與沮喪,
會成為攔阻往「上帝為你預備的美好未來」邁進之關鍵。
作者建議「當你做錯某件事時,不要一再懊惱悔恨,然後自責不已」、
「認錯就尋求寬恕,然後繼續往前行」、
「要快快地放下過犯、失敗、創傷、痛苦和罪」;
要「讓過去的成為過去,然後繼續往前走」。
作者再以同為牧師的父親的離婚為例,
作者父親做了一個決定,就是「不再讓過去危害到他的未來」。
作者認為上帝雖不是對我們的過犯默許或視而不見,
但「衪也不會自動地來譴責我們,定我們的罪」!
所以,如果不想被過去所捆綁,
就必須「學著原諒自己,欣然接受上帝的憐憫」;
「不能過於苛待自己」,
「否則無法領受上帝所要賜下的恩典」。
作者接著以撒母耳為掃羅悲傷為例(撒上15:35),
居然曲解成撒母耳因為「投注了所有的心力、....竭盡所能地希望能有好結果....」,
結果「事情沒有順利發展」,所以撒母耳才感受「失望、傷心」;
接著竟然將上帝膏大衛的行動(撒上16:1),
曲解成「上帝是在說:
『撒母耳,如果你停止悲傷然後起身向前,我會給你一個新的、更好的開始。』」!
作者再把使徒保羅的名言:
「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」(腓3:13-14),更可惡的曲解成為:
「我(保羅)不再耽溺於昨日的憂傷或過去的失敗中,我不再去想當時應該怎麼做或者如果我做了什麼。我將過去拋諸腦後,迎向上帝所為我預備的未來。」
評論:
這仍是「積極思想」的一種變型,就是消滅「負面經驗」。
為了消滅過去的「負面經驗」,就請你能不去回憶就不回憶,能忘就忘;
實在不能忘,就「饒恕」得罪自己的人;
要是想「饒恕」卻連對象都找不到,必要時可以抓上帝來「饒恕」一番。
為什麼要「饒恕」?
因為不饒恕就不能消滅「負面經驗」。
為什麼非要消滅「負面經驗」不可?
因為負面的情緒感受,
會「影響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部分」,會「嚴重阻礙你的進步」。
什麼進步?
就是本書從前面第一部到第三部,所追求的那種「進步」,
也就是作者所謂的「豐盛成功」。
作者這種的「饒恕」不論在動機上、實行之動能上,
都與聖經真理大大違背!
照著聖經真理,
我們能饒恕,因為上帝先饒恕了我們;
我們能愛;因為上帝先愛了我們,又將衪的愛滿滿澆灌在我們心中;
不論愛人饒恕人的結果是否有獎賞,
我們卻很確定「得獎賞」不是我們去愛人饒恕人的動機;
我們愛人饒恕人,唯一的動機是歸榮耀給上帝、討上帝的喜悅,
也是順服上帝的命令,因為上帝先饒恕了我們(弗4:32、西3:13);
單靠自己,我們原是不能愛也不能恕,
但是靠著上帝加給我們的信心(路17:3-6),我們「凡事都能做」(腓4:13)。
作者這種的「饒恕」,
在動機上全然了是為了「己」的私利,而不是為了愛神或愛人;
在實行之動能上是全然依靠「己」的能力,卻不是依靠神的靈 (亞4:6)。
如果現在就在受苦、
處於現在進行式的「負面經驗」、「不公不義」,要怎麼辦呢?
請你先暫時忍耐、忘記負面看正面,因為可以賺到「加倍的好處」喔!
因為上帝是公義的嘛,「上帝保留良好的紀錄」喔!
這種將「上帝的公義」解釋為「加倍的好處」,
是在嚴重地侮辱上帝。
這種忍耐的動機,不是源自於相信上帝才是唯一公義的審判者,
而是為了自私、換取個人的好處。
如果那個「負面經驗」是源自於自己,那怎麼辦?
因為上帝「也不會自動地來譴責我們、定我們的罪」,
所以「認錯就尋求寬恕」後,
要趕快「原諒自己」、「不能過於苛待自己」,
而且「欣然接受上帝的憐憫」,免得「無法領受上帝所要賜下的恩典」。
作者故意抹剎了上帝恨惡罪惡的聖潔公義本性之後,
悔改認罪的目的,只是為了快快從失敗軟弱脫身,
以便自私地繼續領受恩典。
最後的結果是,
罪被淡化了,
對罪「憂傷痛悔的心」消失了(詩51:17),
真正公義慈愛的上帝被拋棄,
換上的是有求必應的阿拉丁燈神,
就是為了要豐盛成功!
待續中、、、、、、
蒙恩罪人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